量化積木:回測報告說明教學

量化積木:回測報告說明教學

2024-12-18 18:16:39
學習分類
量化積木模組
內容標籤:
#策略開發
量化積木:回測報告說明教學 本篇會向大家說明量化積木損益的計算方式以及回測報告內的數值是如何算出來的。曾有不少用戶詢問「為什麼賣出價格比買入時還低,損益還是正的?是不是哪裡出錯了?」,其實這是因為計算中考慮了除權息的原因。 這篇文章將說明損益的計算方式,以及延伸到績效報告的數值計算。若想要進一步了解 XQ 全球贏家提供的各種回測功能,可以參考《 功能介紹:XQ 有哪些回測報告? 》。  

1. 損益計算方式

首先,來看看損益是如何計算的,以下有幾個重要元素:
    • 交易數量:1張 = 1000股(未來會有金額計算方式)
    • 手續費折數:6折
    • 進場價格:
      • 有即時條件以分K收盤價進場
      • 只有盤後條件以分K開盤價進場
    • 出場價格:以分K收盤價進場

1.1. 實際例子

舉個例子,假設你在2023年9月12日以536元買進台積電,並在9月15日以548元賣出。最終計算的損益會考慮除權息、手續費和證交稅,這就是為什麼實際損益會有所不同。
    • 2023/9/12進場價:536
    • 2023/9/15出場價:548
比方說,以536元的價格買進股票,然後以548元賣出。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用賣出價格減去買入價格(也就是548-536=12),然後乘以股數(這裡是1000股),看起來應該賺了12000元。但實際上,我們還得考慮除權息、手續費和證交稅。這些都算進去後,你的真實損益其實是12473元。 ▼ 假設你在2023年9月12日以536元買進台積電,並在9月15日以548元賣出 假設你在2023年9月12日以536元買進台積電,並在9月15日以548元賣出  

1.2. 損益計算公式

在開始計算之前,先了解幾個重要的名詞:
    • 進場還原比率 = 進場當天的原始收盤價 / 還原後的收盤價
    • 出場還原比率 = 出場當天的原始收盤價 / 還原後的收盤價
    • 還權比率 = 進場還原比率 / 出場還權比率
    • 平倉價 = 出場價 * 還權比率
    • 價差 = 平倉價 - 進場價 * 單位數
    • 進場成本 = 進場價 * 單位數 * 手續費
    • 出場成本 = 平倉價 * 單位數 * (手續費 + 交易稅)
    • 損益 = 價差 - 進場成本 - 出場成本
 

1.3. 量化積木損益計算詳解

    • 進場還原比率 = 544 / 540.98 = 1.005582461
    • 出場還原比率 = 558 / 558 = 1
    • 還權比率 = 1.005582461 / 1 = 1.005582461
    • 平倉價 = 548 * 1.005582461 = 551.059
    • 價差 = 551.059 - 536 * 1000 = 15059
    • 進場成本 = 536 * 1000 * (0.001425 * 0.6) = 458
    • 出場成本 = 551.05 * 1000 * (0.001425 * 0.6 + 0.003) = 2124
    • 損益 = 15059 - 458 - 2124 = 12477
  按照這套計算方法,得出的最終損益是12477元。 跟剛才的計算相比,少了5塊錢,這其實是因為計算時對小數點後的數字四捨五入所致。 接下來,將說明績效報告裡面的數字是如何算出來的。  

2. 績效報告的意義及計算方式

接下來,將介紹量化積木績效報告裡面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值。首先會說明數值的涵義,讓大家對數值有基本了解,並再進一步探討這些數值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2.1. 績效報告怎麼看呢?

▼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裡面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值,每個數值的定義是什麼。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裡面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值,每個數值的定義是什麼。
    • 報酬率 (ROI):可以理解為看你投了多少錢,最後能賺回多少。具體來說,就是把你每筆交易的淨利(已實現損益+未實現損益)加起來,然後看看這個數字占最大投入的總金額的百分比。
    • 最大拉回:這是從報酬率(ROI)曲線最高點掉到最低點的那段距離。它告訴你,在最壞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虧多少錢。這個數字有兩種算法:一種是用金額算,一種是用百分比算。▼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最大拉回」這個數值是指從報酬率(ROI)曲線最高點掉到最低點的那段距離。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最大拉回」這個數值是指從報酬率(ROI)曲線最高點掉到最低點的那段距離。
 
    • 勝率:出手獲利次數佔總交易筆數的百分比。
    • 風報比:衡量投資報酬和所承擔風險的比值,數值越高,代表著相對於承受的風險,獲得了更多的回報。
    • 交易筆數:總共做了多少筆交易。
    • 最大投入金額:回測期間投入了的總資金。
 

2.2. 績效報告計算方式

以下解釋績效報告中的各項數值:
    • 報酬率 ROI
      • 金額:每筆淨利金額加總
      • 百分比%:每筆淨利金額加總 / 最大投入金額
    • 最大拉回
      • 金額:每日累加淨利變化,依時間序列將淨利高峰 - 淨利谷底
      • 百分比%:每日累加淨利變化,依時間序列將 (淨利高峰 / 淨利高峰時的最大投入金額) - (淨利谷底 / 淨利谷底時的最大投入金額)。以下圖為例: 195,776 / 729,049 - 49,894 / 1,083,733 = -22.25%
▼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前面說明描述的”報酬率 ROI”與”最大拉回”在2022/03/24這天的數值。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前面說明描述的”報酬率 ROI”與”最大拉回”在2022/03/24這天的數值。   ▼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前面說明描述的”報酬率 ROI”與”最大拉回”在2022/10/28這天的數值。 介紹量化積木的績效報告,前面說明描述的”報酬率 ROI”與”最大拉回”在2022/10/28這天的數值。  
    • 勝率:淨利為正的交易次數 / 總交易次數
    • 風報比:報酬率% / 最大拉回%
    • 交易筆數:總交易次數
    • 最大投入金額:回測區間資金最大投入。
      • 以單一商品的交易為例:(系統會考慮税費及相同股票同時間只進場一次,此處舉例先不考慮税費) 假設第一筆 4.9 元買入,最大投入金額就會是 4900 (進場買進費用) 接著在 5.0 元賣出,此時最大投入金額為 4900 (成本)、可動用金額為 5000 元 (4900 + 100) 假設第二筆 5.1 元買入,此時可動用金額還需額外投入 100 元成本 (5100 - 5000) 才能買入 因此最大投入金額 (成本) 需要調整為 5000 元 (4900 + 100)
    • 近半月報酬率:報酬曲線上%,本月份 - 上月份 Ex.12月報酬:12月月末報酬率 - 11月月末報酬率
    • 利潤統計:百分比為除以初始資金
      • 淨利:每筆 (已實現 + 未實現) 損益金額加總
      • 毛利:每筆 (已實現 + 未實現) 獲益金額加總
      • 毛損:每筆 (已實現 + 未實現) 虧損金額加總
      • 獲利因子:毛利 / 毛損 * 淨利
    • 交易次數統計
      • 總交易次數:交易 (已實現 + 未實現) 損益總筆數
      • 獲利交易次數:交易 (已實現 + 未實現) 獲利筆數
      • 虧損交易次數:交易 (已實現 + 未實現) 虧損筆數
    • 平均統計
      • 平均交易:淨利 / 總交易次數
      • 平均獲利交易:毛利 / 獲利交易次數
      • 平均虧損交易:毛損 / 虧損交易次數
      • 平均獲利虧損比:平均獲利交易 / 平均虧損交易
    • 最大交易統計
      • 最大獲利交易:單筆 (已實現 or 未實現) 交易獲利金額最大
      • 最大虧損交易:單筆 (已實現 or 未實現) 交易虧損金額最大
以上希望幫助大家對量化積木的計算邏輯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是 XQ 小編,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