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投資怪傑之28~信守價值投資法則的低調紳士

By | 2021-07-29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個沒有買航運股,沒有買鋼鐵股,但今年績效仍好到嚇人的低調紳士。
這位氣質不凡的紳士 早年是在大型財團財務部門服務,具有財務及會計專業背景,2000年網路泡沫時代,集團想要大舉高價投資網路股,他不背書,決定離開職場,把投資當成人生下半場的舞台, 他是XQ客戶中,非常成功的價值型投資者。
因著我當年當研究員去拜訪他們公司,他是代理發言人,所以我們很早就認識,XQ一開始上市,他就是我們的死忠客戶。
這位五年級前段班的紳士,一聽到我想寫他的故事,馬上笑說,他敢講我未必敢寫,因為他說的話會得罪很多人,聽他講完,我確實不大敢寫,因為他舉的每一個負面的例子,我要寫出來,應該都會被告,所以我就隱惡揚善,儘量寫好的,不好的部份,就不點出股名
他的投資原則,是非常的價值型,在股價遠低於實際價值時,進場慢慢建立部位,他會一直抱到股價被市場追捧到高於實際價值之後,才開始降低持股,甚至出清。
這個原則大家都懂,但如何挑到標的呢? 綜合他說的內容,我歸納成幾個方法

方法一:尋找在股價重挫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實施庫藏股,而且很快就買完去辦註銷股本或給員工選擇權的公司

他說實施庫藏股的公司,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嘴炮型的,這種的特色是公告要買的張數不多,要買的價位區間很大,公告後又一直沒有進場,最後再公告說價格不理想不買了,這種常常只是在護盤或炒股用的
但有另外一種是,一宣佈要進場,兩三下就買完
張數及均價都很快公告,這種就是玩真的
如果這種公司的大股東持股夠高,那通常就代表大股東覺得股價跌到這裡已經偏離合理價值太遠了,這位怪傑只要看到這種公司,就會下去研究,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是市場不知道的
他說,這種股票如果之後股價又跌到實施庫藏股的價位區之後就不再下跌,那就代表這個價位是大股東覺得委屈的價位
他舉華新為例
這家公司去年四月及八月都有實施庫藏股 八月那次的均價是15.96元
實施完庫藏股之後,股價又有兩次跌到16元附近,但都很快就拉上去(見附圖)
他就認為公司一定有看到什麼我們沒有看到的公司價值
類似這種股票,幾乎每次重挫後都會看到,他都把這些股票一一找出來,慢慢研究,一旦發現大股東看到的,外在不知道的價值,他就會開始慢慢建立部位

方法二:股價遠低於淨變現價值的公司

他說在淨變現價值裡,有兩塊容易被低估,一塊是轉投資,一塊是土地
前者他舉矽統為例,矽統帳上有28萬多張的聯電,聯電股價10元左右漲到16元,矽統股價還從8元跌到6元,這就是股價遠低於淨變現價值
後者他舉了台中跟桃園兩家擁有龐大土地資產的公司作例子,前者股價前些年跌到25元左右 他算過,這檔股票如果把土地價值算進去,淨現現價值超過60元,現在這檔股票漲到接近70元,後者則是股價今年初跌破10元,開始吸引有心人士進來

方法三: 把未來會賺到的錢折現來作估值

他說台灣大部份的公司,都是做代工,今天有單,明天不一定會有單
所以法人很少會去算一家公司未來賺到的錢的折現值
都是用本益比,但用本益比作估值標準,在未來盈餘會大幅度成長時,會低估公司的價值,股價一漲就追不下手,但如果未來盈餘很難一直維持目前的高檔,就會高估公司的價值,股價下跌時以為撿到便宜,但其實反而容易套在高檔區
他舉台積電作例子
台積電2018年下半年,七奈米領先intel量產
當時台積電股價在250元左右
法人估台積電的EPS時 都還只是拿他的客戶當時要的量在作估算
但其實應該要算AMD跟Nvidia這些intel的競爭對手,加上蘋果自製的CPU
可以依靠這樣的優勢,在GPU
NB用CPU及資料中心用CPU搶下多少intel的市場
這樣估起來,台積電的價值就會比當時大家估算的高很多
他再舉另外一例,當年和泰車曾經跌到300元以下,和泰車一年可以賣掉多少TOYOTA的車,這個行業別人又搶不走,TOYOTA的車在台灣又很好賣,這樣算下來
和泰車的股價跌到250元以下根本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說我們應該要從這類角度去想事情
他認為,像和泰車這種資本支出有限,每年能創造大量自由現金流的個股,一旦大盤大跌,把股價往下拖累,都是抄底的好機會
但如果特斯拉在台灣愈賣愈好,和泰車的優勢就會愈來愈少
最近我問他,股市這麼高的時候,還能用價值型投資嗎?
他說的確目前很難找到夠便宜的股票,但先算好目標標的的合理價位,再等市場過度恐慌時抄底,所以日子也不會無聊
他表示,他最近也有幾檔從2016年抱到現在的股票才開始進到他要賣出的價位區,所以就算有很長時間找不到股票買,他也不會改研究方法
另外他也提到其實對未來現金流的估算,最具可操作性的股票,很多都在美股,所以大家也可以試試看去研究一下美股,特別是近期有不少訂閱制的個股,他覺得這種股票,要估未來現金流還不難算 大家可以嚐試看看
另外我也問他航運及鋼鐵股他為何不買
他說他比較喜歡買那些未來會賺多少錢比較容易算得出來的
所以他基本都儘量找終端產品,而且最好是景氣不好也能大賣的項目
這點他說因為他需要有夠大的安全邊際才比較勇於出手
以上是這位老兄的方法,我覺得庫藏股那招蠻不錯的
其他的部份因為他有財會背景 比我們佔優勢
但他有一點蠻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他自己動手找資料的能力
我問過他怎麼估那些資產股的淨變現價值,他說現在有網路,找資料很容易,他會透過XQ及交易所的公開觀測站,從年報及公開說明書裡去找出公司的土地資產的位置及大小
再用Google map找到實際的地點
再用Goolge 街景去看那附近的情況
最後再用實價登錄及房仲的網站去了解當地的土地價格及推案後的可能售價
都作過這些功課之後,他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計算這塊土地如果真的開發,整個案量有多大,再因此回推公司真的把這塊土地處理掉之後,會有多少現金流進來
以他這樣的年紀,還能這麼自己動手收集資料來作研究,我是還蠻佩服的
至於算美股訂閱制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我有訪問到一位專注美股訂閱制股票的高手,未來會跟大家另外深入作介紹